隨著疫情降溫,我們的日常活動也開始緩慢恢復,也開始安排一些過去就有的例行性活動,例如:剪頭髮。隔了好幾個月,我終於忍受不了自己的頭髮,預約好了設計師,準備整理一下我一頭三千髮惱絲。
現在平日全職帶小孩,無法隨性地將老嬰托嬰給長輩,便跟先生協調在他平常下班回家後,我再出門去剪頭髮,迎接屬於我的Metime。
—
這也讓我回想起自己還是上班族的時候,每每休了個三四天的連假,收假後因為要消化爆掉的電子郵件,會非常痛苦及疲累,那個時候我常想:「與其這樣,不如上班別休假了!」也許你會說,可以請代理人協助處理啊!但是因為工作分工細,代理人能夠處理的有限。
後來我乾脆即使休假旅行在外,也會帶筆電出門,回到飯店習慣開筆電收信或時時回覆訊息。這樣子的玩樂,哪能盡興,哪能好好休息充電呢?
從育兒及工作中,我看見了「沒有放手」跟「學著放手」的自己。
▌放手,才能找到神隊友!
從孩子出生之後的許多事,舉凡喝奶換尿布洗澡餵食玩耍等,多半都由媽媽操辦,這樣做著做著的過程當中,媽媽習慣了,爸爸也習慣了。媽媽習慣了「什麼事都我做」,爸爸習慣了「什麼事都她做」,慢慢就變成了許多媽媽抱著的:「媽媽好累、爸爸好廢。」
我開始思考,為什麼爸爸什麼事都不做呢,原來是我把什麼事都做完了!我覺得我做就好,因為我做得比較好,而我會這樣子的獨立,是來自於我對他的不信任。在我還沒有育嬰留停之前,工作忙碌再加上餵母乳,每天只睡不到四小時是家常便飯,體力的極限讓我開始「試著放手」讓先生獨自照顧雪寶。一回生二回熟,即使到現在仍然無法達到我心目中的理想模樣,但卻也是朝神隊友的方向前進著!
▌放下不難,學會耍廢就可以!
在我剪頭髮一個小時後回到家,迎接我的是—是混亂的客廳,散落各地的玩具、沒有歸位的桌椅小車等,廚房水槽裡是待洗的碗盤。剛充飽的好心情,真的是一秒洩氣!
其實這樣子的畫面,每天都在出現,每天爸爸帶雪寶上樓哄睡的時候,我再開始整理與收拾。我總會有疲累或想發懶休息的時候,之前我會硬著頭皮做完家事,一邊做一邊不爽,心中滿怨念。
但我現在開始「學會耍廢」!想疲倦的時候,就休息吧。不想做的時候,就放著吧。套一句我媽跟我說的話:「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!」所以讓我們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,再來收拾吧!